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最近出炉的一份报告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不良贷款的实际情况可能比数据所显示出来的还要糟糕。研究调查了发起、处理、买进和持有中国不良贷款的公司。
调查是在6月15日至30日之间进行的,基于的是210份完成的调查表,其中有52份来自银行,50份来自投资者,50份来自中国各地资产管理公司的办事处,58份来自律师事务所等服务提供商。
据该报告说,有65.39%的银行家说,不良贷款的真正水平比银行账簿上反映出来的水平要高。调查说,没有受访者认为不良贷款比声称的账面价值低。
中国银监会官方数据显示,银行业不良贷款在未偿贷款中所占的比重只有1%。当被问及所在地区的不良贷款水平时,57.69%的银行家认为不到3%(但高于1%),32.69%的人认为在3%至5%之间,不到10%的人认为在5%至10%之间。该报告说,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金融风险──特别是不良贷款风险──开始出现。报告标注的日期为10月。报告说,钢铁、造船和太阳能业的信贷风险相对较高,出口导向型企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开发商的信贷风险不容忽视。
调查发现,34.9%的受访者认为房地产业2012年将成为不良贷款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及出口导向型企业。
65.38%的受访者称,小额贷款公司、信贷担保公司以及中国政府近年来一直试点的其他类型小规模金融企业最有可能出现信贷风险。
报告说,鉴于理财产品在银行业全部未偿贷款中仍然只占非常小的一部分(理财产品在银行业新发放贷款中所占的比例则要高得多),它们不会对银行的融资成本或不良贷款生成产生显著影响。不过报告也指出理财产品需要被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