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关互联网金融的诸多话题皆由余额宝而起。余额宝挟天量客户以及大数据优势,对传统金融偏爱的线下模式形成巨大冲击。有消息人士称,工商银行已在全行上下号召学习支付宝。
支付宝2012年的交易规模已达到1.86万亿,平台上已具备网银所具备的转账、还款、缴费等基础功能,带给银行的危机感可想而知。
但银行自然不会轻易认输。银行有丰富的账户管理经验和强大的系统资源,而且具备其他机构无可比拟的国家信用及资金安全保障,开发互联网业务仍然具有一些优势。
记者采访了拟推出此类业务的几家银行,他们正在慎选合作基金,首先要挑选系统开发能力强的公司,其次要选择流动性管理好、过往记录优秀的货币基金。
互联网金融的成功为银行进行金融创新提供了诸多启发。互联网如何吸引海量客户,如何掌握客户数据,如何挖掘大数据,如何将数据转化为现金流,如何发挥长尾效应,都可为网银业务所借鉴。
在前述互联网金融内部会议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胡晓明也就余额宝经验作了一些分享。他说,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是余额宝的核心竞争力。余额宝在开户流程、页面选择、基金选择上面都追求极简化,从而尽可能地降低客户流失率。
对于银行而言,互联网打破了物理屏障,对于过去网点不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牌照不全国的地方商业银行来说,未尝不是一个“逆袭”的机会。
在前述互联网金融培训内部会议上,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互联网金融研究专家易欢欢甚至预言:“一家股份制银行一旦跟有大数据的互联网合作,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再不变革就会被淘汰。”前述接受采访的多位银行中层及高管表示,自己已经感觉到了强烈的危机感。